世界还有两地叫“中国”坚称早中国命名并扬言:决不改名

发布时间:62 阅读次数:62

  世界上还有两个地方叫做“中国”,还坚称比我国早命名,还扬言不会改名,究竟是哪两个地方?是否到今天还是如此?

  美国的得州有一个地方叫做中国市,距离休斯顿不远,从那边赶来将近80分钟,人口只有1200人。

  “中国市”的市政厅,竟然是一个砖木结构的平房。说是一个市,实际上更像是中国的一个镇子。

  这个所在地真是奇怪。根据资料显示,在1860年左右,这块地方就出现了居民点。

  后来,之所以叫“中国市”,完全是因为当地移植了一种来自中国的楝树。这棵树有医药价值,结着紫花,也叫紫花树。

  在1971年,这块地方和旁边一个小镇合并了,居民共投出一个名称叫做“中国市”。

  到了1972年,美国总统尼克松去了北京,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,中美两国关系走向缓和。

  整个美国得州都属于地广人稀,一路上看见的都是牧场和大片的田野。快接近“中国市”的高速路口还能看见英文“中国”的路标。

  两座蓝色的塔台上面用红色写着,这两个塔台一高一低像一个火箭发射台,有种身处于我国西北航天基地的感觉。

  “中国市”地区的经济以农业为主,盛产水稻。也有开采天然气、油田等,不过只是少量。

  有时候,美国的电视上也会报道中国的新闻,这里的不少居民还以为是自己住的这个城市。

  让城市得名的楝树,在这里生长得并不好,也没剩下多少。说起来也是,没有中国的楝树,大概也不会有这个名字存在于美国。

  其实,“中国地方”一词既不是指一个国家,也不是代表一座城市,就是日本起的一个地区的统称名。

  日本的“中国地方”包括广岛、鸟取、岛根、冈山和山口五个行政县,住了771万日本人。

  包括的区域里边,大家熟悉的也就是广岛县。日本的行政划分与我国不同,它的一个县相当于市的概念。

  “中国”一词在日本那片地方,被日本人普遍的接受。在日本的街头可以看见像中国电力、中国某某支部、中国某某会社等等。

  要是一时迷糊了,大家可能还以为自己没出国。所以,很多第一次去日本旅游的朋友会觉得处在唐人街。

  日本人为啥好好地取了这个名字?根据日本的《太平记》这本古籍上面说,在日本室町幕府时代,这块地区就称为“中国”。

  当然,这仅仅是日本的说法。学者们大多认为日本是受到中国隋唐时期优秀文化的影响。

  唐朝国力极为强盛,日本那时候派遣了大量的使者到唐朝来学习访问,希望能改变日本落后的面貌。

  日本对唐朝的文化极为推崇,很有可能在给地方取名字的时候,参考了中国的命名方式。

  虽然一直没有一个统一准确的说法,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日本的“中国地方”也不是近代才有的,日本处于封建时代的时候就有。

  中国朝代更迭时,一般不会直接采用中国,基本上都是皇帝起个国号作为国家的称呼。

  所以,这才让日本人找到机会钻个空子。我国直到民国政府开始和日本外交的时候,才知道日本也有个地方叫“中国”。

  这时候的老百姓需要一个有凝聚力的名字,来团结起来,形成民族向心力。在外交上,也需要一个官方的名字。

  于是,中国人和中国人就成为了主流。在和日本外交的时候,我国提出希望日本能改掉这一地区的名字,不过日本拒绝了。

  这个结果也在意料之中。当时日本国力强大起来,名字也用了很多年,说什么也不会轻易地改变。

  还有中国那时候社会比较动荡,民国政府也才成立没有多久,在国际外交场上,压根底气就不足。

  更别提日本还处心积虑地想从中国的土地上掠夺财富,企图发动一场侵略战争,自然不会听命于旧中国。

  所以,日本扬言使用中国一词比我国还要早,还绝对不会改掉。民国政府遭到拒绝,拿日本也没有办法,只好先任由它那样。

  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取得胜利,新中国成立了,在伟大的毛主席的带领下,中国人民站起来了。

  反观日本,日本国内经过了多次的经济危机,一直发展不景气,实力早已经追不上中国了。

  现在,日本已经很少使用“中国地方”一词,自觉地把这片区域分别划到了山阴和山阳地区,也就没人再提这段历史了。

  在何尊的底部也可以看到有122字的铭文,清清楚楚地包含有“中国”的字样,有力地证明了西周时候就有了。

  何尊底部铭文的意思是,周武王姬发灭了商纣王,商朝灭亡打算建立一个新的国家,将首都建立在洛邑。

  在西周时期,洛阳一带代表中国已经是百姓眼里非常常见的事情了,那时候的人们理所应当地认为洛阳就是中国,跟今天大家随手写地名一样。

  早在西周之前就应该有中国一词的存在,最起码整个商朝都认同了,甚至可以追溯到夏朝。

  夏商周给人的印象一直以来都是密不可分,所以生活在当时的老百姓虽然时代会变迁,地名的变化不会太大改变。

  虽然现在考古界出土的文物只有何尊能证明在西周就有了中国,但是随着考古手段和技术的发展,相信会发现更多的文物来探寻属于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。

  自从西周有了中国一词之后,中国的各个朝代都没有放下过这个称号,虽然登基后基本上都换了国号,但是并不影响中国的使用。

 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,封建王朝越到后面反而越喜欢使用中国这个称呼,在和别的国家时,来彰显国家的强大和威武。

  从西周到秦汉时期,“中国”仅仅指的是洛邑都城和脚下的国土,意思是处在天地中心的一个国家。

  各国朝代之所以会使用“中国”,是因为真实占据了这片区域,理所应当地继承下来,国号是国号,两者并不冲突和矛盾。

  国号的作用主要是区分自己和其他国家之间的不同,方便形成一种社会的新气象,让黎民百姓更新自己的朝代观念。

  “中国”代表的地理范围一直到隋唐的时候,才发生了改变,不过改变也不明显。

  隋朝之前是南北朝,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一个混乱的时代,朝代更替非常迅速,社会动荡不安。

  彻底地分裂成许许多多的小国家,学历史看起来就很头疼,也很容易理不清时间线。

  南北朝时期,华夏民族也迎来了很多的外族,他们也自称“中国”,想要占据真正的“中国”地区,这自然没有让他们得逞。

  到了隋朝,隋文帝好不容易结束了乱世,统一了南北朝,让很多小国家又重新合并到一起,百姓的生活终于可以安稳一些了。

  这好不容易迎来的大一统,隋朝统治者便对“中国”重新下了一个定义,用作专指中央王朝。

  隋朝之后,唐宋元明也就跟着沿用了。自此,“中国”多了一层含义是中央王朝的含义。

  清朝周边有很多都是中国的附庸国,因为那个时候清朝的国力还比较强大,作为宗主国还时常赠送邻国大量的金银财宝。

  到了雍正帝,他将“中国”和国号大清摆在了同样的位置上面,象征着一个国家。

  其次,有中庸,中庸出自于儒家思想。大家都知道儒家思想一直在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,影响非常大。

  大到君臣,小到百姓,几乎都将中庸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,过于强硬容易破裂,过于柔弱又会遭受欺负,所以位于中庸最为合适。

  再说中和,主要针对的是元和清外来王朝,这两朝代的统治者希望能和本土华夏民族和平友好的相处,携手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王朝时代。

  元朝对于中和一直是半开的状态,蒙古贵族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,采取了一种四等人制度,造成了与汉民族的矛盾激化,王朝不足百年便被推翻了。

  反观,清朝就很看重和汉族的关系,从顺治帝开始一直强调满汉一家亲,这样国家会更稳定,国运会更长久。

 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,“中国”一词深深地融进了每一位中国人流淌的血液中。作为中国人,我们热爱自己的中国。

  近年来,有不少的国家和中国争一些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,警示着中国人要保护好属于中国的东西,那是祖辈们留给我们华夏儿女的。

  当今的中国不再是一百多年前的中国,我们的国家走向了繁荣强大,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提高,有着话语权和良好的大国形象。

  我们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继承和发扬,树立文化自信,增强文化自信心,将中国声音传递出去,将中国精神发扬光大。